茶是一场明心见性的旅程。峭壁幽谷,茂林修竹,流泉飞瀑,如此美景中,就算夏至酷暑,也难敌一杯清茶带来的平静与回归。拂尘而去,载月而归…… (创意中心益工 姚婷婷) 6月22日,一场别开生面的山水雅集在昆明石林大叠水瀑布举行。这是全国益工“饮一杯清凉”夏至云席活动的一部分,由大益茶道院和大益爱心基金会发起组织,云南益工联络处宁浚携手同行爱心小组、大益集团益工代表、绿色昆明公益组织志愿者代表等40余人参加了活动。
大叠水瀑布是云南最大的瀑布,由巴江河水流经地质断裂带,从峭崖跌落形成。因水头巨大,跌落时激起阵阵轰鸣,声振山谷,形成“叠水喷霞”的自然奇观。瀑布所处清水峡谷,竹林掩映,溪流潺潺,景色十分迷人。经过一番跋涉来到瀑布脚下的茶友们,无不为眼前的美景所惊叹。
本次云席活动共设七席,所选茶品为大益高山韵象和金针白莲,以及茶友自带的体己茶。另设一流水席为游人奉茶、介绍茶知识。大家在草甸、石桌上展布茶席,烧水煮茶,观飞瀑,品香茗,静静享受这难得的清夏,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时光。活动结束后,大家依然流连在青山绿水间,久久不愿归去。
以下为部分茶友、益友参加活动后的动人感言。
云席 自然与人文的完美融合
绿色昆明 徐硕
云席品茗大叠水
水声潺潺代箫琴
禅意花器清香木
心怀神话觀仙景
收到邀请,既欣喜又困惑,近二十年前的故地可重游,但“云席”到底是干什么呢?
待与“绿昆”的小伙儿和“大益”的四位女士搭乘公司史师傅的车到达景区门口,步行前往瀑布。一路上欣赏保持原始风貌山水风光,种类多样的原生植物。经过小小的辛苦,下到谷底,蒙主人盛情款待,入坐第七席“云水禅心”。在青山翠谷中,面对壮观的珠源第一瀑布——大叠水,倦意已消。再看眼前古雅精致的茶具、配以采自天然野趣横生的花器,可谓文质彬彬、相得益彰。而两位年轻的席主,身着古朴的研修服,和颜悦色、清丽脱俗,真乃一对神仙姊妹。这样自然与人文完美融合而营造的意境,非仙境而为何?
随着王老师敲响铜钵,茶席开动。二位席主的专业操作和耐心讲解,使我这个对茶外行且在普通茶室喝茶毫无感觉的人也对茶艺、茶器、品茗生发出许多兴趣,大约身处这样环境优美的自然山水间,接了地气的缘故。
不经意间,三道茗品和一道茶点皆已用完,其间也学到不少与茶有关的知识,再看时间,又符合计划,随意而又有序。而如果按一般的玩法,这样一个下午,无非也就是打打牌、胡吃些零食,空发些牢骚也就打发了,与自然的亲近、受对文化的薰陶又有几分?
云席这样一种形式,实为中国古人的玩法。能融入自然,却无须户外野游探险的昂贵装备和超强体力;能学习文化知识,却无囚于狭室书堆中的烦闷;能交友闲聊,却不可三姑六婆、市井庸俗;能吃饱喝足,却无撑伤肥胖之苦。总之老少皆宜、能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高层次需求,激发参与者热愛自然、热爱茶道、热爱传统文化之情,对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,促进身心健康都大有裨益。
茶席传达美的体验
营销中心益工 喻佩
最开始是准备带着好奇心去当观众的。后来才知道需要参与到整个活动中,自己设想主题、设计茶席,自己做席主来招待宾客。虽然之前已经上过茶道初阶的课程,但需设计一个茶席,心里面还是有些忐忑的。幸好还有茶道院的老师们的帮助,使整个茶席完美的呈现出来了,达到了宾主尽欢的效果。我们这次茶席所用到插花都是就地取材,尤其是王老师帮我们找的花器,竟然是一截枯枝。配上我们沿途采的结了非常漂亮小果的不知名树枝,使得我们略显单调的茶席一下生动地融入到了整个环境当中了。如果不是这次的云席,可能我们对茶席的认识就只停留在欣赏的层面上。自己亲手去做,通过色调的搭配,器物材质、形状的选择来表现自己的主题,从美学角度来多次自我审视,最终通过茶席来传达了美的体验。我想以后就能更好的理解茶席想要表达的东西了。在奔腾的瀑布边的绿草甸上,和大家分享一壶好茶,我想这大概就是道了吧。
让心灵回归自然之地
绿色昆明 李杰
我是第一次参加这样有关于“茶”的活动,一开始并不知道云席是什么,但后来亲身体验后我根据我的理解,我觉得云席是一种身心与大自然的融合,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。清茗,瀑布,翠竹,山野,所有的疲惫,忧愁,困苦,都在一刻间忘记。高山与流水,让心灵回归到了自然之地。在品茶过程中,席主精彩的茶艺、优雅的谈吐,我深深地感受到茶文化的厚重感,它带给我一种忘我放空的精神状态,或者叫做境界。可能在我生活的前面二十几年里,没有机会或者时间来认真品过一杯茶,但是现在不同了,茶带给我的不仅仅上口感上的醇厚与甘甜,还有它带给我的一种生活态度,对人生的理性思考,当然,我现在觉得喝茶会有这样的功效就是:那些在舌尖回转的茶叶余味,会让我在浮躁的情况下变得平静。

素雅而别致的茶笺

石林大叠水瀑布是云南最大的瀑布

景区内绿树掩映,景色清新宜人

大益茶道院工作人员提前两周至现场勘点

夏至之日,携具云席

展布茶席

就地取材,创作茶席插花

席前向各位席主交代茶会流程及注意事项

云席茶会在山水林泉间悠然展开

怡情天地,回归自然

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馈赠

提壶端水的“茶童”,好似走进一幅青绿山水画

用心泡茶,静心品茗

第一席《莲生水上》:玉莲墨池守,一品清茗幽。遥观雨帘坠,尤憾无兰舟。

第二席《有晴》:鹿角解,蝉始鸣,半夏生,木槿荣。花笺茗碗香千载,道是无晴却有晴。

第三席《瀑席》:云有灵兮,天为席;树有灵兮,地为席,一条界破青山色,一席布品茶味真。

第四席《竹 .茶隐》:提炉云外,悠游林泉;啜茗石上,竹下忘言。姑作一日隐,聊洗尘间事。

第五席《清荷流韵》:天地为席,邀青山入座;采莲作杯,掬醴泉烹茗。听松风,近大水,意澎湃,心止观。

第六席《红秀天香》:青山绿水间,一抹嫣红添妩媚;茂林修竹下,几缕茶烟自氤氲。

第七席《云水禅心》:野泉烟火白云间,坐饮香茶爱此山。岩下维舟不忍去,青溪流水暮潺潺。(灵一)

连为游人奉茶的流水席也设计得如此精致

受邀参加活动的公益机构代表也深受感染

云席,彰显的是一种生活态度

夏至云席茶会圆满结束,辛苦准备多日的工作人员感到由衷的欢喜

高山流水阔胸臆,一盏清茗酬知音
(图片摄影:王奇,范泓霖,姚婷婷,蒋京玲 )